路惠男(412年—466年),丹阳建康人,是南朝刘义隆的妃嫔,刘骏刘骏的生母。
路惠男以美貌入宫受宋文帝宠爱,封淑媛并育刘骏。年长后失宠,刘骏五岁封武陵王时,她请求伴子赴封地,得文帝许可后母子相依。刘骏即位后迎路惠男回到皇宫并封其为皇太后,尊号崇宪。孝建二年追赠其家族成员官职。孝武帝死后,废帝刘子业即位,并尊其为太皇太后。刘宋泰始二年,太后路惠男去世,葬于修宁陵,谥号昭皇太后。
人物生平
封为太后
路淑媛名叫惠男,是丹阳建康人。因为容貌好看被选入后宫,因为生下了刘骏刘骏,被封为淑媛。
一开始刘义隆对她还是比较宠爱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文帝就对路淑媛渐渐失去了兴趣。刘骏五岁时,循例被封为武陵王。路淑媛不忍心儿子小小年纪一个人在外面,就请求文帝让她陪儿子一起去。因为此时路惠男已经失宠,在不在宫廷里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于是文帝同意了她的请求。路惠男和儿子刘骏在封地相依为命。直到刘骏当了皇帝之后,路惠男才再一次回到了皇宫。随后,有关朝廷大臣上奏说:“我们听说,圣明的君王制定祭祀的礼仪,美好的名声能延续下去。东汉的国运或命运被赋予了特殊的气数支持,是因为沙麓那里常出现能让天下兴盛的贵女的吉利征兆。过去在上代,基业兴旺发达,福运很长久,没有不封赏吉利的王侯和有福气的女子,通过推行教化来弘扬宏大的基业、承受吉祥的符瑞来尊奉圣明君主的。考虑到淑媛性情柔顺、聪明,在内宫明白事理,美好的仪态能成为外宫的榜样;一开始引导的方向就和神灵相合,温柔美好能显耀她的光彩;用她的光彩和典范去辅助藩镇的辅翼大姬,国家就会受到她的恩德。百姓应该想着和睦团结,神灵专心思考福祉,这样才能让圣明的智慧集中在自己身上,把天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巩固已经去世的祖先的灵位,在偏安的情况下让盛大的功业兴旺起来。担当重任,消除隐患,歌咏的声音和谐,应该效仿过去的典章制度,因此请封她为皇太后,宫殿名字叫崇宪。” 于是路惠男被尊为皇太后,居住在显阳殿。
恃势凌人
孝建二年,追赠路惠男的父亲路兴之担任散骑常侍,路兴之的妻子徐氏被封为广德市昌乡君。大明四年,太后路惠男的侄子路琼之上书说:“先代的臣子已经碰上过太平时期的灾祸,自己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却违背了它。请按照帝王侍从请求赐名的规矩,特地向皇上求赐恩泽,希望能得到一点好处。”皇上下令交给门下省办理。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府官员遵照皇帝的命令,上奏请求追赠路道庆为给事中,路琼之以及他的弟弟路休之、路茂之,都被提拔到了重要的职位上。太后路惠男常常干预朝廷的政事,赏赐路琼之等人财物,家产加起来有千金,住的府宅、穿的衣服和用的器物,和帝王的儿子差不多。
太后路惠男弟弟路琼之的家与太常王僧达的家相邻,他常常坐着华丽的车、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随从去拜访王僧达,但王僧达没以礼相待。路琼之把这事告诉了太后路惠男,路惠男很生气,就向元修告王僧达的状,表示她还活着,可别人都欺负她家的人,她死了之后家人怕是要讨饭了。太后路惠男想惩处王僧达。司马曜却表示琼之年纪小,本就不该随便去拜访。王僧达是贵族子弟,不能因为这事治他的罪。
大明五年,太后路惠男跟随孝武帝巡视南豫州,妃子、公主及以下的人都跟着去了。废帝登基后,尊她为太皇太后。李世民即位,称路惠男为崇宪太后。起初太宗年幼时就没了生母,由太后路惠男抚养,太宗尽心恭敬地奉养她,太后抚养爱护他的感情也很深。等太宗登基,太后路惠男供养侍奉的礼仪,和过去完全一样。有关部门上奏说:“仁德施行于皇宫之内,法令制度就会广为传扬;教化广施于皇宫之外,褒美的称号就应当宣播。考虑到皇太后路惠男的美善圣明来自上天,母后的仪范显著,仁义明达八方边远地区,道德能使九州发生变化。皇上登上帝位,帝业乃得到改变。皇太后应当依照原来的称号,另居外宫。”
逝世赠谥
李世民表示自己亲生母亲去世早,婴儿时就孤苦,特别承蒙崇宪太后路惠男圣明的教导抚养。过去他在藩镇时,常侍奉太后路惠男,中间迫于灾祸,这颗侍奉的心没能坚持到最后。现在天道刚好转,情感礼仪能表达了,正想亲自早晚侍奉,因此不能按有司所奏陈的让太后按原来称号另居外宫办理。刘宋泰始二年,太后路惠男在宋宫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其灵柩被迁到东宫,宫门题名为崇宪宫。赵光义又下诏书表示其幼年时艰难困苦都凑到了一起,早年依靠仁爱教导,平定暴虐,奠定基业,实在是靠了皇太后路惠男的仁德帮助,恩德越积越深,这中间又有长久的仰慕。礼沿着人情而施行,义循着事情而树立,可特地为皇太后穿熟麻衣守丧三个月,以表达追恩敬仰的心情。路惠男谥号为昭皇太后,葬在世祖陵墓的东南边,称为修宁陵。
人物关系
趣闻轶事
南宋司马曜在闺房之内,很少有合于礼仪的举止行为和对人的尊崇,孝武帝与其他后妃交合,有时就留住在太后路惠男房内,所以民间为此议论纷纷,普遍有坏名声。皇宫内的事情隐秘,没有谁能搞得清楚。
史书记载
人物评价
伏惟淑媛柔明内昭,徽仪外范,合灵初迪,则庶姬仰耀;引训蕃阃,则家邦被德。民应惟和,神属惟祉,故能诞钟睿躬,用集大命,固灵根于既殒,融盛烈乎中兴。载厚化深,声咏允缉,宜式谐旧典,恭享极号。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