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雷,男,1974年4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外科学博士学位、德国汉堡Eppendorf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现任职于南京大学。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外科行政副主任,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临床主要从事肝胆外科,肝脏移植工作。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3年-1998年,南京铁道医学院本科学生,获学士。
1999年-2002年,东南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导师:姚茂银教授。
2002年-2005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导师:丁义涛教授。
2010年,德国汉堡Eppendorf大学医学中心肝脏及移植外科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5年—2007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住院医师。
2007年-2009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
2009年-2013年: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年-至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
2013年-至今: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2.肝细胞性肝癌基础与临床探究——肝癌遗传异质性与耐药性;
3.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基础与临床探究——肝癌复发的机制探索。
科研成就
近年来,施晓雷在肝胆肿瘤、肝移植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深入,研究在国内处于前沿。率先攻克生物人工肝用大规模培养细胞和生物反应器的难题,完成了生物人工肝的研发,获专利五项,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制定生物人工肝疗效、病毒和免疫安全性评估体系,并建立具有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疗效处于国际领先;与中科院合作成功建立给予人源性细胞的生物人工肝,填补了国内空白;积累了国际最大的一组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病例。
先后获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333高层次人才、六大高峰人才、吴孟超医学青年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称号,主持和参与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共15项。已发表研究论文90篇,其中SCI论文33篇;参编专著2本。申请国家专利6项,其中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三等奖、江苏医学科技一等奖二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科研项目
代表论文
获得荣誉
2010年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1年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
2011年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2011年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
201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3年江苏省333人才工程。
2013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3-2014年度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年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5年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6年第九届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
2016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6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6年南京市卫生计生委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7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感染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和器官移植分会青年委员。
全国疑难与重症肝病攻关协助组全国委员。
江苏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ERAS学组委员。
国际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感染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终末期肝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ERAS专委会肝胆胰学组委员。
全国重症及疑难肝病协助组委员。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器官移植专业编辑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秘书、加速康复外科学组副组长、胆道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移植外科学副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 >
施晓雷.南京医科大学.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