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井区是自贡市下辖的市辖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地带,总面积41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贡井区户籍总人口273410人,户籍总户数102286户,常住人口21.4万人,城镇化率57.34%。下辖3个街道、7个镇,区政府驻筱溪街道筱溪街1号。贡井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原名“公井”,因区境内留存有1400余年前的大公井而闻名,明嘉靖年间正式更名为贡井。贡井区是井矿盐发祥地之一,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盐业重镇。2024年,贡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贡井区拥有东汉年间的"大公井"、被誉为世界奇迹的千米深井东源井、旭水河艾叶至平桥段的"八里秦淮"、"行遍天下路,难见城中瀑"的平桥飞瀑奇观等景点。
历史沿革
汉代置犍为郡,富顺地区属犍为郡江阳县,荣县则属犍为郡南安县。
东汉汉章帝时,自贡井盐地区即生产井矿盐,著名的盐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宇文邕时,因盐置县设镇。以富世井为名置富世县。
唐代,升公井镇为公井县,隶荣州。武德元年(618年),置公井县;贞观时,因避讳皇帝李世民的”世“字,易名富义县。
宋代,因避讳皇帝赵光义的“义“字,易名富顺县;以大公井为名设公井镇。
明嘉靖时,公井镇更名贡井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1日,自贡市建市,“自贡”之名源于著名盐井自流井和贡井两地合称。贡井地区为自贡市第三、四、五区。
1949年12月5日,自贡和平解放。1950年,自贡第三、四区合并为自贡市第二区。
1953年1月,自贡二区改称贡井区,隶属四川省自贡市。
2005年6月,将贡井区的荣边镇划归自贡市自流井区管辖;将荣县的龙潭镇、桥头镇、五宝镇、莲花镇、成佳镇、白庙镇、章佳乡、牛尾乡划归贡井区管辖。调整后,贡井区辖9个镇、2个街道、2个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贡井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地带,属沱江水系的旭水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4°25’5”~104°44’27”,北纬29°08’38”~29°26’51”之间,总面积410平方千米。毗邻内江市、宜宾市、乐山市。
气候环境
贡井区区境地处川东川西分界线上,全年气压、气温、降水等有季节性变化。冬受北方冬季风影响,气压高,温和少雨;夏受西太平洋或北印度洋夏季风控制,气压低,高温多雨;秋因南北冷暖气团形成锋面或南或北移动的影响,多绵雨、湿度大。冬寒冷干燥,冬季风强大,持续、稳定,境内出现冬干或倒春寒。全年气温变化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是春旱、气温多变,夏季时间较长,雨量集中;秋凉时间较短,湿度大;冬雪少,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全年阴雨天多,日照偏少,年际有旱涝灾害性天气出现。
地形地貌
贡井区东南部为起伏不平的中丘,西北部为连绵起伏的低缓丘陵。旭水河从西南向东北横贯境内,属丘陵河谷地貌型。地表形态由正地貌、平坦地貌和负地貌三部分组成。南面丘陵起伏,北面岭埂、溪流相间,多南西至北东走向,属侵蚀性、剥蚀性地貌。旭水河及其支流河谷地带,海拔多在200—300米左右。河谷一般有两级阶梯。河床与岸边阶地相对高差10至20米。河岸两侧阶地以上为中丘、浅丘地貌,浅丘多于中丘,丘间沟壑纵横,冲沟短小,但分布较密。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贡井区粮食作物主要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大豆五大类300余个品种;经济作物有茶、桑、甘蔗、龙都早香柚、柑橘属、橙、枇杷、樱桃、甜麻竹、油料、麻、菜等120多个品种;药材有红花、芍药、香果等100余种;花卉有兰花、月季、茶花、牡丹等200多种;主要森林植被分布有马尾松、湿地松林、柏木林、桉树林、刺桐林、香樟林、女贞林等100多个品种。
矿产资源
卤水
卤水是贡井区境内主要的矿产资源,产于自流井背斜的长土镇、新店向斜的艾叶镇。不同产层的卤水,性质差异明显。艾叶镇多黄卤,pH值4—6,含,开采已近2000年历史。长土镇多黑卤,PH值在7左右,缺钡,开采较晚。
天然气
天然气产于贡井区境内自流井背斜西南端,三迭纪的三迭世下统嘉陵江组三段。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永顺井、顺发井共有31口盐锅用天然气煎盐。光绪十五年(1889年)7月,东源井凿成,产气丰富。
建材
贡井区内岩盐体产于三迭纪嘉陵江组四段,分布于自流井背斜南异近轴部,北东向小型成盐盆地,从西向东有局部凹陷。埋深900至1400米,一般厚度2米,最大厚度6米。贡井区境内野艾蒿、长土两镇,石灰石露头较多,其他地区较少。石灰石藏量有1.53亿立方米,现已部分开采。截至2011年9月,贡井区境内有紫红色页岩,储量约计3150万立方米,陶泥储量约400万立方米,还有红砂岩、青石、河砂等建材资源。
行政区划
贡井区辖3个街道7个镇,贡井区人民政府驻筱溪街道筱溪街1号。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贡井区总人口134697人。
2021年6月7日,自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贡井区常住人口为226704人。
截至2015年5月,贡井区有人口29.71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常住少数民族20余个,常住人口中,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回族、苗族、土家族、满族等。
经济
综述
2014年,贡井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2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增速在自贡市区县位列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65:64.70:22.65。
2017年,贡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87亿元,增长9.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亿元,增长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2亿元,增长2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503元、14856元,分别增长8.9%、9.1%。
2018年,贡井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3018元,比上年增加2515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两增两减”特点:工资性收入增长27.3%,实现20704元;财产净收入增长3.7%,实现1134元;经营净收入下降0.2%,实现3673元;转移净收入下降20.7%,实现7507元。
2018年,贡井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179元,比上年增加1323元,增长8.9%,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贡献2060元,贡献率155.7%。工资性收入为6428元,增长11.6%;经营净收入为4707元,增长42%;财产净收入为370元,增长159.3%;转移净收入为4674元,下降17.1%。
2020年,贡井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2.73亿元,比上年增长3.6%,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快7.5、3.2、1.5个百分点。
2023年,贡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9.25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78.48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7:36.6:45.7调成为16.9:35.8:47.3;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8、2.0和3.4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747元,比上年增长8.1%。
2024年,贡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81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44.4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08.68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7:24.1:61.2调成为13.9:25.0:61.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2.5和4.6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557元,比上年增长9.0%。
第一产业
2014年,贡井区全年农业增加值完成14.1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4.2%。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专业村31个。农产品品牌建设全面加强,五宝花生、龙都早香柚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川龙潭”获省级著名商标称号,贡井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通过省级复查认证,“李必祥”牌塔罗科血橙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检测,14个蔬菜品种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2024年,贡井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70亿元,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27.31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1.75亿元,增长11.7%;畜牧业产值13.63亿元,下降1.0%;渔业产值3.28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73亿元,增长8.6%。粮食种植面积23763公顷,比上年增加3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417公顷,增加2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695公顷,增加438公顷。粮食产量121719吨,比上年增长1.3%;油料产量30326吨,增长2.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12158吨,增长4.1%。肉类总产量18987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4203吨,下降5.6%;生猪出栏17.00万头,下降8.7%;牛出栏811头,下降9.9%;羊出栏5.63万只,下降16.5%;家禽出栏 307.66万只,下降8.2%。水产品产量18733吨,比上年增长4.7%。年末累计建成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24座、水电站1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0处(含城市管网延伸处数)、泵站122处、水闸41座、塘坝2957座、窖池1415座、机电井9361眼。全年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总量12211.03万立方米,实际供水量6320.083万立方米,年末中型灌区7处,累计有效耕地灌溉面积13.75千公顷,达标堤防12.74公里。
第二产业
2014年,贡井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0.48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6%。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园区道路、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承载能力1013亩。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海川燃机配件制造项目、川南通用航空产业园加快推进,高精净化设备、真空过滤设备等重点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实现产销两旺,华刚新材料粗粒碳化钨生产线建成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5%。绝缘子、塑胶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传统产业总产值增长9.9%。扶持支柱企业做大做强,新培育“小巨人·成长型”企业3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
2024年,贡井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5.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0%,食品制造业增长1.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54.5%,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8.7%,家具制造业增长58.8%,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1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6.1%,医药制造业增长10.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9.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8%,金属制品业增长13.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4%,汽车制造业增长3.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29.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0.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13.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亏损面9.5%,缩小3.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7.9%,降低1.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年末资质(包含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4个,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082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4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7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8.2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贡井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0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5.3%;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5.41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8.5%。城市商业广场建设顺利推进,平桥熙街商业步行街、西城财富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航空文化旅游新区产业规划基本完成。
2024年,贡井区服务业增加值108.6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1.04亿元,增长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79亿元,增长7.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06亿元,增长11.0%;金融业增加值7.67亿元,增长7.9%;房地产业增加值6.52亿元,下降1.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6.99亿元,增长11.4%。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9.89亿元,增长18.8%,利润总额-0.32亿元,下降218.4%。房地产开发投资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商品房施工面积46.57万平方米,增长37.5%,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9.77万平方米,下降7.8%;商品房销售面积25.9万平方米,下降1.0%;商品房销售额10.54亿元,下降10.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5.27亿元,增长6.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05亿元,增长5.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1.05亿元,增长43.0%;零售业零售额67.68亿元,下降1.6%;住宿业零售额0.33亿元,增长32.3%;餐饮业零售额18.26亿元,增长4.8%。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88.90亿元,增长6.4%;餐饮收入额18.42亿元,增长4.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零售额55.65亿元,增长12.9%,限额以下51.67亿元,下降0.4%。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3亿元,增长2.2%。进出口总额32765.71万元,进口总额360.01万元,出口总额32405.70万元。全区实现税收收入72976万元,比上年增长19.19%,其中私营企业税收4952万元、外商企业税收1838万元、港澳台企业税收328万元、个体税收305万元。
文化
地方特产
自贡市晒醋
自贡晒醋品质优良,是居家必备之佐料,又是具有保健性能的饮料,深受消费者欢迎。自贡晒醋有两个品牌:一个是天车牌陈年晒醋,一个是太源井晒醋。
自贡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或者剪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艺记术,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到东汉蔡伦纸出现以后,剪纸艺术进一步得到普及和发展自贡民间剪纸也很流行,主要有鞋花、窗花、枕头花、围腰花等,内容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等为主,以表达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贡市扎染
早在秦汉就问世的民间工艺美术扎染,是自贡市享誉中外的蓝印花布的品种之一。这些年来,用所染工艺生产的手巾、头巾、台布、窗帘、床单、桌布等用品已经畅销国内外市场。在1986年的自贡灯会上,这项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工艺第一次步入灯展,在自贡灯会上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交通
贡井区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距成都市、重庆市200余公里,距宜宾菜坝机场81.7公里,均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乐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内乐公路横穿东西,贡资路、贡舒路纵贯南北,北环路、南环路环绕城区,与内宜高速公路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社会
教育
截至2013年,贡井区内共有中小学、幼儿园84所,其中普通高完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含民办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单设初中4所、小学1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2所(含民办幼儿园51所)。在校中小学生24288人,其中小学生11858人、初中生6470人、普通高中学生3109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2741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10人;在园幼儿7274人。贡井区公办学校、直属事业单位在职教职员工1612人。
截至2024年末,贡井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技工校、职业培训机构)27所,在校学生19579人,教职工1577人,其中专任教师 1527人。“普九”人口覆盖率100 %。全区共有小学13所,招生1383人,在校小学生9740人;普通中学11所,其中初中招生1700人,在校初中生5364人,高中招生935人,在校普通高中生281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3人,在校生107人。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数520人,在校学生1553人。
科学技术
2024年,贡井区新认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市级中试平台2个、市级技术中心2个,市级中小企业研发机构2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复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个、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户。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级技术中心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市级中小企业研发机构14个、市级创新创业团队4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孵化器1个,市级中试平台2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个、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户、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新增专利授权量180件(其中发明13个、实用新型144个、外观设计23个)。专利实施统计新增产值3.2亿元,新增利润和税收0.67亿元,其中重大专利统计新增产值1.04亿元,新增利润和税收是0.18亿元。
医疗卫生
截至2013年,贡井区内有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6个,即贡井区中医医院、贡井区疾控中心、贡井区妇幼保健院、贡井区卫生监督执法大队、贡井区新合中心以及11个乡镇卫生院。建制村卫生室147个。辖区内另有市属医疗机构3个,即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自贡市康复院1所;私立医院1个,中意友好医院;企业剥离医院1个,雷公滩医院;个体诊所54个;学校医务室7个。
截至2013年,贡井区卫生系统有在职职工413人(其中管理人员2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6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5人,工人53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3人,初级245人;大学本科40人,专科176人,中专125人,高中及以下72人;医生139人,药剂34人,护理82人,医技38人,会统31人,其他专业89人,临聘人员215名。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24年末,贡井区有卫生机构258个。其中:医院7个(公立医院5个,分别是市三医院、市五医院、市六医院、市社会福利和康复治疗中心、区中医医院;民营医院2个,分别是长生医院和松意医养康复医院),专业卫生机构3个(区疾控中心、区保健院、执法大队),基层医疗机构24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卫生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村卫生室144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93个)。医院、卫生院床位5108张,卫生技术人员238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42人,注册护士1226人。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230.39万人次。
2024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贡井区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发病4671例,累计发病率为2064.02/10万,报告发病率较去年上升26.55%,死亡19例(均为艾滋病)。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乙类传染病报告10种1209例,发病率534.23/10万,与去年同期比上升11.43%;丙类传染病报告5种3462例,发病率1539.79/10万,较去年同期上升32.85%。
社会保障
2014年,贡井区民生性支出7.8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8%。扶贫开发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帮助3451人脱贫。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新增就业3450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参保缴费人数分别完成8.25万人和2.4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5.1万人。新建农村幸福院6个,日间照料中心16个。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公租房104套、廉租房160套,新开工建设公租房192套,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150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2024年,贡井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920人,比上年增加8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社会保险。2024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8万人(含退休3.16万人),其中,个体参保人数1.82万人,单位职工参保人数1.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7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99万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5021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3998人。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76人,全年累计保障城市低保46316人次,发放低保金2015.44万元,月人均补助435.15元。年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974人,全年累计保障农村低保129314人次,发放低保金3259.43万元,月人均补助252.06元。保障农村特困对象26935人次,发放供养金2239.26万元。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为35.82%。
环境保护
2024年,贡井区环境空气共监测364天,总体达标天数为286天,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为78.6%,其中优级天数91天,良级天数195天;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21.4%,其中轻度污染54天,中度污染22天,重度污染2天。2023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31天,优级天数增加17天,良级天数增加14天,轻度污染天数减少27天,中度污染增加4天,重度污染减少2天。全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为55.3微克每立方米,与2023年比较下降8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0.8%。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0.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4.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6%。二氧化氮浓度为20.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减少12.3%。二氧化硫为5.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7%。臭氧浓度16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4%。一氧化碳浓度0.7毫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2.2%。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增加了7.4个百分点,PM10、PM2.5日均值分别下降了10.8%、12.6%。省控雷公滩断面平均水质值达地表水III类,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旅游
贡井区城区以古盐文化为背景的古建筑、古遗迹、古井、古庙等井盐文化遗迹得到了较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也得到了很好地开发和建设,在贡井辖区内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旅游景点。古盐文化旅游景区得到了保护开发。贡井古盐文化旅游景区,是自贡市集古盐文化、佛教文化、山水园林风貌和明清建筑群于一体的川南民俗文化历史遗存群。贡井区古盐文化保护范围包括南华宫、贵州庙、陈家祠堂、老街子民居、大公井遗址、旭川书院、五皇庙、天池寺等古盐文化旅游景区遗迹。
贡井区旅游资源概况:
自然旅游资源
1.旭水河—贡井平桥瀑布景区;
2.天池山自然生态城市森林公园(天池溶洞群);
3.以莲花镇为主的森林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1.夏洞寺;
2.天池禅寺(含千佛寺);
3.洞云寺;
4.大公井遗址(自贡盐井发源地之一);
5.东源井(百年老井);
6.以民清建筑为主的老街子盐文化一条街;
7.张家花园(贡井人民公园)城市园林(包括园内罗马楼、园外月桂山庄)。
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资源
1.天池山农家乐(包括天池农家乐、牛头山庄、茶花山);
2.南北环路(包括静峰、百花园、恒达和红房子等)花卉观光、盆景制作、休闲娱乐和餐饮等;
3.南环路—建设镇固胜农业观光一日游;
4.长土镇三台村梨花观光;
5.成佳石龙山庄。
参考资料 >
自贡市贡井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自贡市人民政府.2024-09-28
自贡市贡井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贡井区人民政府.2025-09-16
【“四好农村路”十周年】贡井区:建好“交通强县”,书写高质量发展贡井答卷.微信公众平台.2025-06-19
自贡市贡井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贡井区人民政府.2025-07-07
魅力贡井 - 贡井区.贡井区.2021-06-03
自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 统计公报 - 自贡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自贡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2021-06-12
自贡市贡井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贡井区人民政府.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