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婴儿
来源:互联网

定制婴儿(外文名:Designer baby)是指通过“试管受孕”形成胚胎,经“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检测胚胎的基因,选择特定基因型的胚胎植入母体,最后发育成具有特定基因组成的婴儿。

20世纪4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进行试管婴儿相关的动物实验。1959年,美籍华人生物学家张明觉通过兔子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成功获得幼兔,成为该领域的先驱,为后续试管婴儿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帕特里克·斯特普托成立了全球首个体外受精研究中心。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奥德姆总医院诞生。2005年夏天,英国人工授精及胚胎管理局开始允许进行基因筛选。2006年5月,一名身患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眼癌)的妇女借助PGD技术怀上了一个“定制婴儿”。2009年1月9日,英国首名经基因筛选而免患遗传性乳腺癌的婴儿在伦敦降生,英国媒体称她为“无癌宝宝”。

外界对于“植入前基因诊断”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伦理方面,望子成龙的父母可能会利用该技术,超越疾病筛查的范畴,进一步要求筛选出理论上“最佳”的基因组合(如智商、外貌、运动能力等),以期获得更具优势的后代。

名词定义

“定制婴儿”指通过“试管受孕”形成胚胎,经“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检测胚胎的基因,选择特定基因型的胚胎植入母体,最后发育成具有特定基因组成的婴儿。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指将遗传病诊断提到胚胎植入子宫内膜之前,防治遗传异常的胚胎植入后发生妊娠。通过显微操作系统,获取胚胎的极体、卵裂球或囊胚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阻断患有遗传病的胚胎移植,经过诊断,仅遗传方面没有明显缺陷的胚胎才能被移植入子宫

发展历程

探索阶段

试管婴儿的研究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进行动物实验。1947年,英国自然》(Nature)杂志曾报道了将兔卵回收转移到别的兔体内借腹生下幼兔的实验;1959年美籍华人生物学家张明觉把兔子交配后回收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结合,并将受精卵移植到别的兔子的输卵管内,借腹怀胎,生出正常的幼兔,这一实验使张民觉成为体外受精研究的先驱,他的动物实验结果为后来人的体外受精和试管婴儿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0至1961年,一名意大利人完成了几枚试管胚胎的培育,其中的一枚存活了将近60天。但这一初步成功的实验由于天主教会的干预而终止,因为完全与性交脱钩的试管授精生殖是不为天主教允许的。张明觉意大利找不到开展研究的条件,于是移师英国。20世纪6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Edwards)与帕特里克·斯特普托(Patric Steptoe)合作成立世界上第一个体外受精卵研究中心,他们先从母体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和精子经体外受精、培养,分裂成2~8各分类球或胚泡期时,再移植到女性子宫内着床,发育成胎儿,直至分娩。整个过程促排卵、卵子采集、卵子体外受精与培养、胚胎移植等步骤。

1978年7月25日深夜11时47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奥德姆总医院诞生,她的名字叫露易丝·布朗。

技术突破

2001年,芝加哥生育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家为一对携带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基因的夫妇培育了一个不携带该基因的健康男婴。

2005年夏天,英国人工授精及胚胎管理局开始允许进行基因筛选,但条件是只能用于救助自己孩子的夫妇。在此次被媒体热炒的“无癌宝宝”诞生之前,世界上已经有约1000名试管婴儿进行过PGD,并且表现正常。这些病例涉及十余种遗传性疾病。2006年5月,就有一名身患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眼癌)的妇女借助PGD技术怀上了一个“定制婴儿”。

2009年1月9日,英国首名经基因筛选而免患遗传性乳腺癌的婴儿在伦敦降生,英国媒体称她为“无癌宝宝”。 英国媒体援引婴儿母亲的话说,孩子父亲家庭3代中所有女性都患有乳腺癌,患病最早的年仅27岁。她和丈夫于2008年6月决定采取行动以让后代免于乳腺癌困扰。

2021年1月,全球首个定制婴儿Aurea在美国降生。Aurea的父亲Rafal是一位年过五十的神经科医生,因为担心高龄生育风险,主动找到PGT-P技术公司Genomic Prediction,希望从健康和智商层面给孩子最好的基因。Genomic Prediction以“筛选胚胎是不道德的”为由,拒绝了Rafal的请求。Rafal因此非常不满,找到另一家愿意提供服务的公司接手,生下了完美婴儿Aurea。

成功案例

2009年,英国首名经基因筛选而免患遗传性乳腺癌的婴儿于1月9日在伦敦降生,被媒体称为“无癌宝宝”。据英国媒体报道,该婴儿父亲家族三代女性均患有乳腺癌,最早发病者年仅27岁。其父母于2008年6月决定通过医学手段使后代免受乳腺癌困扰。该案例所采用的检验方式为“植入前基因诊断”(PGD),其主要流程包括:首先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形成胚胎,随后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并最终选择不携带特定致病基因(如癌症相关基因)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伦敦大学学院附属医院在此前一年为这对夫妇检测了11个胚胎,其中5个被证实不含可致乳腺癌的BRCA1基因。医生将其中两个胚胎植入孩子母亲的子宫内,最终有一个成功发育成婴儿。

相关争议

成功培育出“定制婴儿”的科学家们表示,该技术旨在帮助人类攻克那些潜藏在生命特征深处的疾病,并以更优良的基因作为开启人类幸福未来的钥匙。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与应用,人类愈发认识到自身对其的控制能力并非想象中那般强大。对于新技术,我们能够决定其发展地点,却往往难以预料其最终走向。这一道理因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的世界闻名小说而广为人知,并最终演变为一个学术术语——“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意指“脱离创造者控制并最终毁灭其创造者的媒介”。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不确定性由来已久,使得“定制婴儿”自诞生之日起,便注定要受到整个社会的严格审视。

“定制婴儿”的出现,首先对当今时代的“代际合同”造成了巨大冲击。西方社会学家用“代际合同”来描述社会中几代人之间关于权利与义务的习惯性规则。这种合同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地理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古罗马的“父权传统”给予作为家主的父亲对子女的人身和财产完全的控制权;今天的西方社会则习惯于在子女达到法定年龄后即实现其对父母的完全人格与财产独立;而在现代中国,社会风俗中仍然保留着父母对成年子女一定的控制权。代际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但是它却在现实生活中最有效地形成了不同代际的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定制婴儿”对当下的“代际合同”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是否有权使用自然选择之外的手段,剥夺那些可能带有疾病基因的胚胎成长为人的机会,原因仅仅是他们患病的几率高于那些基因“纯净”的胚胎?这个问题不仅比全球广泛争论多年的“堕胎”问题更直接地关系到父代与子代之间的生存权分配原则,而且又一次拷问了人权领域一个纠结已久的命题:人是否有生存的自由?他人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合法地剥夺他人的生命?

试想一下,如果基因甄选技术被允许广泛应用,那么“甄选权”以什么为标准呢?如果是因为那些被抛弃的胚胎含有致病基因,且发病会给社会造成负担,那是否说明人的生命本身已不再是最值得珍视的财富,而是要重新沦为斯巴达式的工具?还是说仅仅因为我们是父辈,就能决定下一代的生死?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回到那个“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的时代?

再往深处想,我们这个社会的另一项价值基础——公平,同样将在基因甄选技术投入普遍应用时遭遇尴尬的命运。基因甄选技术同样可以为父母提供挑选更长寿、更聪明甚至更英俊美丽的新生儿的服务。而且只要父母愿意,这些“优良品种”甚至可以不包含任何父母本身的基因。当然,这种服务不可能是普通家庭所能奢望的,巨额费用必将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富贵人家所垄断的特权。

人类的整个近现代历史都在为实现社会平等而斗争,也仅是岌岌可危地守住了“机会平等”这条底线。而当基因甄选技术能够为富人提供具有绝对先天优势的“定制婴儿”之后,机会平等——这道社会平等的最后堤坝也将在瞬间崩塌。社会阶层的流通渠道会从根本上封闭,社会可能重新回到充满歧视和压迫的时代。看看近年风靡全球的《X战警》《英雄》等关于基因改良题材的影视作品,这种焦虑并非杞人忧天。

外界对于“植入前基因诊断”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伦理方面,望子成龙的父母可能会利用该技术,超越疾病筛查的范畴,进一步要求筛选出理论上“最佳”的基因组合(如智商、外貌、运动能力等),以期获得更具优势的后代。

争议最大的方面在于,基因筛选技术一旦向大众开放,便可能为“设计婴儿”的出现铺平道路。只要父母具备相应的财力与意愿,就可能利用该技术实现选择孩子性别、智力、性格、禀赋及外貌等非医疗目的。正是基于此类担忧,英国舆论普遍强调,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必须受到道德、公众意见、法律以及规章制度的共同约束。与此同时,一些医学专家也指出,一个家庭成功避免孩子携带乳腺癌变异基因尚属英国首例,因此不应轻易将这项技术指责为“操控基因”。

法律政策

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将基因编辑、克隆的人类胚胎植入人体或者动物体内,或者将基因编辑、克隆的动物胚胎植入人体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参考资料 >

“定制婴儿”引发伦理争议 只选好基因植入母体.凤凰网.2024-11-04

"Designer Baby" Born to Save Sister.中山大学.2025-11-01

植入前基因诊断.www.ucsfhealth.org.2025-11-04

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露易丝.新民周刊.2023-10-30

英国诞生"定制婴儿"引争议 是幸福还是灾难?(3).中国新闻网.2025-11-01

英国诞生"定制婴儿"引争议 是幸福还是灾难?.中国新闻网.2025-11-01

英国第一个“无癌宝宝”伦敦诞生 引爆伦理争议.搜狐网.2025-11-01

科学网—英国第一个“无癌宝宝”诞生.科学网.2025-11-01

硅谷资本圈新生意:5万美元,定制一个“完美”婴儿.百家号.2025-11-01

英国“不患癌宝宝”诞生 基因筛选招致不同反应.光明网.2025-11-01

瞭望|增强婴儿:定制完美还是制造隐患 .百家号.2025-1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025-11-01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