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涛,1978年生,江苏无锡人,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史、礼制史。
人物简介
顾涛,1978年生,江苏人,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仪礼〉汉本异文构成分析》,同年留校任教。2009年至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课题为《汉唐礼制因革系年》。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史、礼制史。
开设课程
中国经典研读Ⅲ、史记读法、中国经学史、先秦史、中国礼乐文明等。
学术成果
主要著作
《中国的射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汉语古音学史》(与李开合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15年。
《工具书使用和文献检索》(与高小方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学术论文
◇《由〈洪范〉“作福作威”推论周初彝伦》,《古典学集刊》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273-282页。
◇《熹平石经刊刻动因之分析——兼论蔡入仕》,《史林》2015年第2期,21-32页。
◇《两汉礼制因革系年(前206-220)》,《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第1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7月,32-103页。
◇《蒲士的女性伦理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3期,100-108页。
◇《陈寅恪“续命河汾”之经史学脉》,《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冬之卷,142-147页。
◇《段注论〈说文〉与〈仪礼〉今古文之关系析疑》,《中国经学》第10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123-144页。
◇《〈禹贡〉地理条列啧隐》,《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9、10合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版,64-74页。
◇《论古文字通假的文献释证法》,《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2期,98-102页。◇《论古典婚礼根植于人之情性》,《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86-95页。
◇《论“孔子未作〈春秋〉说”的生成逻辑》,《史学月刊》2010年第3期,106-113页。
◇《武威汉简〈仪礼〉诸家校释斟补》,《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版,74-85页。
◇《武威汉简〈仪礼〉陈梦家释文订误》,收入《中国经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208-235页。
◇《周代诸乐名义考辨——兼述礼书经注用辞通例》,《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夏之卷(2008.5),205-212页。◇《“伊”字源流及相关问题考辨》,收入《南京大学文学院本科学生论文选集》(1999—2007),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58-72页。
◇《郑康成注〈礼〉未尝更改经字证》,台湾省《汉学研究》第25卷第2期(2007年12月),391-412页。
◇《汉唐经学史料索隐——“(皇侃〈论语义疏〉)存汉晋经学之一线”说绎析》,《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222-237页。
◇《新城新藏以岁星纪事推证〈左传〉著作年代之研究法驳论》,《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夏之卷(2007.5),69-78页。
◇《〈易〉“”“”、〈礼〉“槷”“闑”“贰”异文构成分析——上古汉语异文群释例》,台湾省《辅仁国文学报》第23期(2007年2月),17-27页。
◇《竹添光鸿〈诗经〉训学蠡探——〈毛诗会笺〉破〈诗集传〉之综合检讨》,《日本学研究》第15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126-138页。
书评及其他
◇《评〈榆枋斋学林〉》,香港特别行政区《饶宗颐国学院院刊》创刊号,2014年4月,453-463页。
◇《实证史学如何拳拳报国——〈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的理论与方法》,香港《二十一世纪》第138期8月号,101-110页。◇《〈大学一解〉的从游之道》,《礼乐01:大学之道》,金城出版社2013年9月版,73-81页。
◇《论梅兰芳的艺术灵魂——以画艺与戏剧之融合为中心》,台湾省《戏曲研究通讯》第7辑(2011年3月),41-56页。
◇《评〈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台湾《汉学研究》第29卷4期(2011年12月),325-332页。◇《〈闇文存〉索引五种》,《中国经学》第7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192-236页。
◇《春秋史料的层次与边界》,《二十四书品》2010年第1辑,44-48页。
◇《〈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史料价值抉隐》,《书品》2009年第4辑,8-11页。
◇《开拓中国语言学思想史的心路历程》,台湾省《书目季刊》第41卷第1期(2007.6),175-183页。
◇《追寻“王国维之魂”——陈鸿祥〈王国维传〉揭出王氏20项重大学术成就》,台湾《书目季刊》第39卷第2期(2005.9),71-76页。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