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圣地的正式名称是人民致力传播先知的教导及圣战(英语:People Committed to the Propagation of the Prophet's Teachings and Jihad,阿拉伯语:جماعة أهل السنة للدعوة والجهاد,jama'atu ahlis sunna lidda'awati wal-jihad),是一支起源于西非国家尼日利亚北部并肆虐于乍得湖盆地的伊斯兰教暴力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成立于2002年,大本营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力市,创办人是穆哈默德·尤素福。该组织主要活跃于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尼日利亚北部地区,以反对西方文化和教育为宗旨,宣扬西方教育是亵渎伊斯兰教的罪恶之物,并主张推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
博科圣地最初是尼日利亚境内的一个伊斯兰主义组织,但经过演化和蜕变后,成为尼日利亚危害最大、影响最广泛、国际性最强的恐怖组织。“博科圣地”一词是豪萨语和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西方教育是罪恶”。“博科圣地” 组织以反对西方文化和教育为宗旨,宣扬西方教育是亵渎伊斯兰教的罪恶之物。该组织主张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州推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被称作“尼日利亚的阿富汗塔利班”。“博科圣地”反对西方文化、现代科学、西方教育制度、反对民主选举投票、反对穿衬衫、穿短裤。在该组织眼中尼日利亚是被非信徒所控制。
博科圣地与政府彻底决裂是在2009年。2009年7月,博科圣地成员拒绝执行一项有关骑摩托车需戴头盔的法律,并在包奇州发生武装冲突,最终扩散到了博尔诺州、约比州和卡诺州。这次冲突被政府镇压,双方死亡人数超过800人。2010年,“博科圣地”在包奇州策划了一起越狱事件,700多名囚犯得以逃脱。2011年8月26日,联合国驻尼日利亚机构大楼遭遇自杀性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3人死亡,116人受伤。2012年1月,“博科圣地”在北方最大城市卡诺制造了数起炸弹袭击事件以报复卡诺州政府拒绝释放其一名成员,导致近190人死亡,多数是警察和狱警。“博科圣地”最热衷的软目标就是女学生等社会最弱势群体。2014年4月,“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劫持了博尔诺州奇布克镇一所中学的276名女学生。虽然此后有57人侥幸逃脱,但仍有219人下落不明。同年5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宣布将 “博科圣地”增列入“基地组织制裁名单”,并将依据安理会相关决议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金融制裁和武器禁运。2015年新年伊始,“博科圣地”在博尔诺州发动叛乱以来最为致命和凶残的攻击,一周之内竟屠杀2000人,并在占领巴加市后进行了大规模屠城,3000余座建筑被夷为平地。这些罪行充分暴露了“博科圣地”反人类、反社会和反宗教的本质。2015年3月,阿布巴卡尔·谢考正式宣布效忠“伊斯兰国”,改称“伊斯兰国西非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指出,“博科圣地”还大量招募娃娃兵,2016年共有2000名左右的儿童被“博科圣地”强征入伍。2016年7月,尼日利亚、喀麦隆、尼日尔、乍得等国组建多国部队对“博科圣地”进行联合打击。《全球恐怖主义指数(2019年)》发布报告称,2018年“博科圣地”是全球第四大致命性的恐怖组织和非洲最致命的恐怖组织。2019年8月10日,“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对尼日利亚军队位于博尔诺州的一处基地发动袭击并与军方展开交火,造成12人死亡。8月23日,尼日尔东南部迪法省一个村庄遭遇“博科圣地”袭击,12人在袭击中丧生。2020年9月25日,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在该国东北部博尔诺州袭击尼地方政府车队,8名警察和3名安全人员死亡,另有13人不同程度受伤。除造成人员伤亡外,武装分子还抢走警方的装甲车和当地政府官员的车辆。2025年7月6日,尼日利亚博尔诺州当局证实,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在当地发动的袭击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2025年9月5日晚,尼日利亚博尔诺州的巴马地方政府区达鲁尔贾马尔村遭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武装分子袭击。袭击已造成60多人死亡,袭击还造成10多所房屋被烧毁,100多人被迫逃离家园。
“博科圣地”恐怖袭击的特点是:一是利用重要节点实施恐怖袭击。一个节点是大选前后,这也是各种势力最为活跃的时刻。根据力量对比选择袭击目标;二是袭击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目标”,如警察局、监狱甚至兵营等军事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较高的政府机构;另一类是“软目标”,包括教堂、清真寺、学校、汽车站、市场、平民、基督徒、外国人等。“博科圣地”选择袭击的目标似乎没有严格的区分,因为每次袭击都涉及这两类目标,但它往往根据自己实力的大小对两类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三是与境外恐怖组织沆瀣一气。“博科圣地”曾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有关。2020年,国际刑事法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博科圣地”组织犯下了战争罪、谋杀,对女童妇女实施强奸、性奴役,包括强迫怀孕和强迫婚姻;还绑架、奴役平民,以性别和宗教为由进行迫害,对平民实施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暴行。该组织还参与征募童子军,利用15岁以下儿童实施武装暴力行动。报告还指控“博科圣地”对参与人道主义援助的人员、机构、设施、物资或车辆发动恐怖袭击,蓄意攻击教育、宗教礼拜场所和类似机构。
“博科圣地”的恐怖活动造成大量尼日利亚人死亡,财产损失无法估计,并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尼日利亚的邻国喀麦隆、尼日尔、乍得等国也深受其害,尼日利亚政府与邻国成立多国联合部队,共同打击“博科圣地”。联合国、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国际组织和次区域组织以及欧美国家也向尼日利亚提供了反恐支持。在国际社会的共同打击下,“博科圣地”蔓延势头得以遏制,但要彻底消灭这一恐怖组织仍任重道远。
历史背景
“博科圣地”的出现及其滥杀无辜,有着深刻的、世俗的原因——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国际背景的原因。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尼日利亚是一个被英国等国家殖民、干涉和染指过的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殖民,使尼日利亚的多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不是一个沿着既有族群和文化路线“自然”发展和演进的国家,而是殖民者“人为”制造的一个国家。这种历史的“原罪”,留下了大量难以化解的部族和民族矛盾。据统计,尼日利亚现有250多个语言、宗教和族裔类的“民族”,其中大的民族有豪萨-富拉尼族、约鲁巴族、伊博族。由于殖民的后遗症和大国插手等原因,这些民族(部族)在政治联合方面,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至今,“尼日利亚人”也不是一个有效的认同符号。
其次,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建立(1963年)以来,政治利益、民族(部族)矛盾、宗教矛盾交织,致使军事政变不断,政局一直不稳定。实行民选政治以后,虽形势总体好转,但政治局势和安全形势一直很脆弱。民选政府对局势的控制能力和执政理念都存在很大问题。尤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国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在谴责对《查理周刊》的恐怖袭击“是卑鄙的”同时,却对发生在本国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避而不谈。
再次,尼日利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博科圣地”崛起的重要条件。“博科圣地”的发源地是传统的穆斯林地区,那里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失业率高,与东南部的产油区和西南部的商业区形成鲜明对比。心生怨恨、看不到希望的青壮年人群极容易被极端思想所蛊惑,追随那些“回到先知时代、建设美好家园(生活)”的号召;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回到古兰经时代”,严格以教法办事是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最后,从国际的视角来看,巴以无休止的冲突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长期公然偏袒以色列,以及大国在中东基于战略利益的插手和干预所造成的政治乱象,不仅造成了“博科圣地”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仇视和敌对,而且从这种乱象中产生的“阿富汗塔利班”、“基地”、“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也给“博科圣地”提供了“指导”、树立了“榜样”。
发展历史
创建初期
博科圣地成立于2002年,意为“西方教育是罪恶”,大本营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力市,创办人是穆哈默德·尤素福。穆哈默德·尤素福要在尼日利亚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该组织仿效阿富汗塔利班,主张实行宗教法律。博科圣地的成员包含大量北部穷困的学生,还有很多专业人员,一些成员据信与“基地”组织有关联。2009年之前,尤素福没有打算用暴力推翻政府。但宗教间的冲突,加上不当的政府措施(包括普遍的警察暴力)促使该组织逐渐激进化。
博科圣地与政府彻底决裂是在2009年。2009年7月,博科圣地成员拒绝执行一项有关骑摩托车需戴头盔的法律,并在包奇州发生武装冲突,最终扩散到了博尔诺州、约比州和卡诺州。这次冲突被政府镇压,双方死亡人数超过800人。
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采访该组织领导人穆罕默德·优素福。他说:“他不承认地球是圆的、不承认宇宙诞生的理论、不承认水被太阳蒸发后形成雨,他不承认月亮不是奶酪做的,因为这与教义不符,这是在亵渎真主”。
2009年7月30日,尤素福在迈杜古力市他的岳父家被捕,并于当天被处决。事后,政府在电视中播放了对尤素福、尤素福的岳父及其他一些组织成员的死刑录像。这彻底击怒了博科圣地。尤素福死后的第二天,博科圣地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政府军的报复行动,双方死亡186人。
尤素福死后,博科圣地分裂成至少5个组织,其中一个叫“安萨鲁”。安萨鲁公认的领导人是阿布巴卡尔·谢考。在谢考的领导下,博科圣地的行动比之前激进得多,成为了一个完全的的恐怖组织。
2010年-2011年
2010年9月7日,博科圣地组织释放了包奇州一座监狱里超过700名囚犯。
2010年12月,“博科圣地”在首都的一个市场发动炸弹袭击,后来有92名成员被警察逮捕。
2011年4月22日,“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阿达马瓦州约拉镇制造了一起越狱事件,导致14名犯人逃脱。5月29日,古德拉克·乔纳森宣誓就任尼日利亚总统当天,“博科圣地”在多个镇发动爆炸袭击,造成15人死亡、多人受伤。6月16日,“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除袭击者外,还导致1名警察和6名路过者死亡。6月26日,“博科圣地”在迈杜古里市发动炸弹袭击,造成25人死亡、12人受伤。
2011年7月10日,“博科圣地”在尼日尔州制造爆炸事件,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8月12日,“博科圣地”枪杀了穆斯林牧师利曼·巴那。8月26日,“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联合国办事处大楼外发动汽车爆炸袭击,造成至少21人死亡、60人受伤。
2011年11月4日,尼日利亚东北部约贝州首府城市达马图鲁发生多起炸弹袭击和枪击事件,已造成至少150人死亡,16人受伤。据一家紧急救援机构称尼日利亚“总警察局、(军事)联合特遣部队办公室和5座教堂遭到了炸弹袭击”,安全部门和武装分子的枪战持续了数小时。至少有6名警察和两名士兵阵亡。尼日利亚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宣布对该次袭击负责并宣称“还会发动更多的袭击事件”。
2011年12月25日圣诞节,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附近一座天主教堂在举行圣诞弥撒活动时发生爆炸,造成至少25人死亡。“博科圣地”组织声称策划了这起袭击以及在乔斯市一座教堂附近发生的另一起爆炸。
2012年-2014年
2012年1月20日,尼日利亚北部卡诺州首府卡诺发生了一起爆炸袭击事件,导致至少185人死亡。进入2012年以来,已有250多人在“博科圣地”发动的爆炸袭击中丧生。这一系列事件迫使尼日利亚政府宣布东北部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为了应对这一局势,尼日利亚军方多次出动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等重型武器,对“博科圣地”的营地进行打击,逐步将其成员驱赶至山区藏匿。
2012年1月28日,尼日利亚军方透露,政府军当天在迈杜古里击毙了11名疑似博科圣地成员。此前一天,尼日利亚副总统纳马迪·桑博召集北部19个州州长举行会议,宣布对伊斯兰教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开战,强调要动用各种手段收集情报,发誓将结束其活动。
2012年1月21日,卡诺州政府官员表示20日傍晚发生的多起爆炸已导致至少150人死亡。2月1日,尼日利亚安全部门表示,尼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发言人阿布·卡卡已于1月31日傍晚在尼东北地区部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被抓获。5月31日,政府军在解救被博科圣地扣押的1名德国人质时,击毙5名博科圣地成员,德国人质被杀害。6月24日,博科圣地袭击尼东北部一座监狱,助40名囚犯越狱。
2012年7月8日,安全人员在一座教堂发现50多具尸骸,均为死者遇害后遗体遭焚烧;7月8日下午,在为死者举行的葬礼上,再次遭遇不明身份武装人员袭击,20多人当场死亡,包括高原州议会领导人和一名尼日利亚现任参议员。7月10日,博科圣地领导人称上周发生于高原州多起袭击中致死数十人的袭击是他们所为。
2012年9月底,尼政府对在卡诺、阿达马瓦和约贝三个州的博科圣地进行清剿,35名涉嫌该组织武装成员被击毙,156名被逮捕。
2013年4月末,尼日利亚军方在一次斩首行动中击毙了恐怖组织“博科圣地”的一名头目。5月,尼日利亚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宣布博尔诺州、约贝州和阿达马瓦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多次增派兵力进入这三个州打击博科圣地。5月7日,博科圣地展开报复行动,袭击了该国东北部的巴马镇,致55人死亡。6月16日,博科圣地武装人员袭击了位于达马图鲁的一所学校,杀害7名中学生和2名教师。7月6日,博科圣地武装人员袭击了达马图鲁附近马穆多镇一所学校的宿舍,打死41名学生。暴徒枪击过后,又打开随身携带的简易油罐,把燃油泼洒在学校教务区和一间宿舍并点火焚烧,一些未能逃脱的学生被活活烧死。此后,位于这一地区的多数学校被迫关闭。8月6日,博科圣地武装人员袭击了尼日利亚马木多镇一所政府中学的学生宿舍,导致41名学生和1名老师死亡。
2013年9月21日,博尔诺州贝尼谢克镇87人被博科圣地武装人员杀害,博科圣地武装人员还烧毁了几十栋房屋。9月26日,博科圣地武装人员袭击了距离约贝州首府达马图鲁100公里的多拉瓦镇,杀害一名牧师及其儿子和一名村长,烧毁一座教堂。9月29日,博科圣地在凌晨偷袭尼东北部古日巴镇上的约贝州农业大学的宿舍,杀害至少42名正在睡觉的学生,打伤另外18人。袭击发生后,剩余的1000多名注册学生逃离学校。
2014年2月13日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极端组织“博科圣地”袭击乍得、喀麦隆和尼日尔,强调要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2014年2月24日夜间,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武装人员袭击了尼东北部约贝州的一所大学,造成29名学生丧生。同日,尼日利亚伊斯兰武装分子“博科圣地”对一所寄宿学校发动袭击。起初,恐怖分子在学校实施枪击,之后放火焚烧学校建筑物。袭击最终导致43人死亡,包括两名恐怖袭击者。但有关机构称,不排除死亡人数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据英国路透社消息,该事件死亡人数已达59人。
2014年4月14日晚,尼日利亚奇博克镇一所女子公立中学的200多名女学生被该国伊斯兰教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绑架。
2014年5月5日,博科圣地宣称,对4月份数百名学校女孩在尼日利亚北部遭绑架事件负责。博科圣地头目誓言要把女孩们在市场上出售。同年5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宣布将 “博科圣地”增列入“基地组织制裁名单”,并将依据安理会相关决议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金融制裁和武器禁运。
2014年5月16日夜间,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喀麦隆公司在喀极北地区的营地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袭击,造成1名中国员工受伤、10名中国员工失去联系,另有10辆车被劫。据英国路透社报道,袭击者疑似为尼日利亚极端伊斯兰教军事组织“博科圣地”。
2014年8月24日,伊斯兰极端军事组织博科圣地领袖谢科宣布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小镇果扎建国。他在一段52分钟的影片中,宣称已经在果扎建立了“哈里发伊斯兰国”。并公布了处决政府军俘虏的影像。
2014年11月5日,尼日利亚军方与恐怖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在该国东北部发生激战,21名平民丧生在战斗过程中丧生。
自2014年4月至11月,“博科圣地”已经攻占约20座位于尼日利亚东北边境的城市即村庄。
2014年12月14日,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东北部一座村庄绑架了至少185名妇女儿童,杀死三十余人。
2014年12月18号,博科圣地武装分子袭击了尼日利亚东北部一座村庄,导致32人死亡,约200人被绑架。
2014年12月新年前夜晚间8时左右,一伙“博科圣地”武装人员开着皮卡车,带着枪支,闯入村庄,逼迫村中所有男性成员聚集到村长家门外,宣扬一番极端思想后,从人群中挑出40名男子带走。
2015年-2019年
2015年1月3日起,“博科圣地”组织连续5日屠杀巴加居民,不分男女老少,约有2500人被杀害。1月5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大赦国际”组织发布的卫星对比图显示,尼日利亚北部城镇巴加(Baga)在经过上周极端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的血腥屠杀后,完全变成了一座死城。大片居民楼和校舍消失,令世人震惊。预计超过2500余人不幸遇难。
2015年1月6日晚,伊斯兰教叛乱分子,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对尼日利亚东北部巴加(Baga)镇以及附近重要的军事基地,开始疯狂扫射,并烧毁楼房,此次袭击持续至7日。武装分子杀害民众,并放火烧毁城镇,又一次掀起了杀戮。
2015年1月8日,“博科圣地”控制了乍得湖旁边的小镇,并造成当地至少100人死亡。1月13日,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尼日利亚东北部发生了一起严重事件。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在该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袭击,造成众多人员伤亡。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表声明,对这一事件表示关切,并呼吁尼日利亚当局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当地法律和秩序。声明指出,“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城市巴嘎发动了针对平民的袭击。人权高专办对事件中平民遭受的不幸表示关注,强调国际法明确禁止蓄意攻击平民。此外,声明提到,在博尔诺州迈杜古里(Maiduguri)的市场以及约贝州波蒂斯库姆(Potiskum)等地也发生了暴力事件,有报道称部分儿童可能被迫参与其中。人权高专办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指出利用儿童实施暴力行为不仅违背道德准则,也违反国际法中关于保护儿童的相关条款。
2015年02月7日,乍得湖流域委员会成员国和贝宁在雅温得城区宣布组建一支8700人的多国部队,打击极端组织“博科圣地”。非洲五国部队的组成情况为尼日利亚3250人,乍得3000人,喀麦隆950人,尼日尔和贝宁各750人。2月13日,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对乍得境内的恩古布阿村发动袭击,造成乍得方面两人死亡。这是“博科圣地”第一次在乍得境内发动袭击。
2015年2月15日,对尼日利亚东北部城市达马图鲁中央公共汽车站发动人体炸弹袭击,造成10人死亡,30人受伤,其中一些人伤势危重。尼日利亚警方认为,这起袭击与极端武装“博科圣地”先前发动的袭击十分类似。2月17日,喀麦隆军方说,军方在极北大区击毙了至少100名尼日利亚极端武装“博科圣地”人员。军方行动负责人约瑟夫·努马说,军方向邻近尼日利亚的边境地区派出一支侦察小组,遭到“博科圣地”武装人员伏击。军方随即派兵支援,双方交火持续近两小时,5名喀麦隆士兵身亡,8人受伤。喀麦隆国防部说,“博科圣地”越境袭击两年来,喀麦隆击毙了至少2000名“博科圣地”武装人员。
2015年3月7日,尼日利亚极端武装“博科圣地”发布声明,宣称效忠于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博科圣地”当天通过微博客网站Twitter常用账号发布一段8分钟音频,由该组织头目阿布巴卡尔·谢考宣布“博科圣地”的正式决定。声明配有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字幕。
2015年4月23日,尼日利亚军方发言人奥卢科拉德发表声明说,尼日利亚政府军已成功控制极端组织“博科圣地”重要据点桑比萨森林。政府军自22日开始对位于博尔诺州的桑比萨森林发动军事行动,对“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发起地面进攻和空袭,23日军方已取得该地区控制权。声明说,在追击“博科圣地”武装分子时,政府军成功拆除埋设在路上的自制爆炸装置。此外,政府军在其他地区继续搜索残余武装分子。
2016年3月22日,政府军在北部博尔诺州一村庄与“博科圣地”武装人员交火,解救出520名人质,打死22名武装人员;在另外11个村庄,309名人质获救,3名武装人员遭击毙,一人被捕。军方成功解救人质当天,“博科圣地”武装人员又在邻省阿达马瓦州掳走16名女子,包括2名未成年少女。
2016年6月11日,尼日利亚军方宣布,尼日利亚军队在博尔诺州的两个村庄之间与“博科圣地”武装分子遭遇。军方打死10名“博科圣地”武装分子,俘虏2人,救出了被“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当作人质的一名妇女以及一名幼儿。军方缴获了一批武器和弹药,包括6个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弹匣。此外,军方还发现了一捆引爆线和一份制作简易炸弹的说明书,以及通讯设备等。2016年7月底开始,由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和喀麦隆等国军队组成的多国联合部队对“博科圣地”展开大规模清剿行动。
2016年12月24日电,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宣布,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已经被摧毁,它被赶出了最后一个森林据点,它的武装分子在逃并且无处藏身。布哈里的声明中并未提到“博科圣地”头目阿布巴卡尔·谢考的下落。
2017年3月,喀麦隆政府发言人、新闻部长伊萨·奇罗马·巴卡里说,从2017年1月以来,喀麦隆和尼日利亚两国军队在打击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行动中,共击毙至少60武装分子,解救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内的5000多人。
2019年3月21日夜间至22日凌晨,“博科圣地”袭击了乍得和尼日尔边境靠近乍得湖的一处军事基地,造成至少23名乍得士兵死亡。军方反击时打死数名恐怖分子,随即增派兵力,发起进一步清剿行动。
2019年8月10日,“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对尼日利亚军队位于博尔诺州的一处基地发动袭击并与军方展开交火,造成12人死亡。8月23日,尼日尔东南部迪法省一个村庄遭遇“博科圣地”袭击,12人在袭击中丧生。
2019年9月,尼日利亚陆军和由尼日利亚、喀麦隆、尼日尔、乍得等国组建的多国部队对极端组织“博科圣地”位于乍得湖地区的一处据点实施联合打击,至少打死7名该组织头目。
2020年至今
2020年2月10日,尼日利亚博尔诺州州长祖卢姆10日说,该州奥诺镇9日晚遭到武装人员袭击,造成至少30人死亡,武装人员还绑架了妇女和儿童,并烧毁18辆运输食物的车辆。尼日利亚博尔诺州州长祖卢姆认为,此次袭击是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所为,呼吁政府加大力度铲除这一极端组织。
2020年3月7日,尼日尔东南部一军营遭极端组织“博科圣地”袭击,遇袭军营位于尼日尔东南部迪法省谢蒂马里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当日自尼日利亚东北边境进入尼日尔,与该营地士兵发生交火,造成至少8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军营指挥官,另有多名士兵受伤。武装分子还抢走了部分尼军车辆和武器装备。
2020年9月25日,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在该国东北部博尔诺州袭击尼地方政府车队,8名警察和3名安全人员死亡,另有13人不同程度受伤。除造成人员伤亡外,武装分子还抢走警方的装甲车和当地政府官员的车辆。
当地时间2021年3月27日,尼日利亚军队公共关系主任穆罕默德·耶里马准将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尼军第28特战旅在该国东北部的两个地方政府地区境内消灭大约48名“博科圣地”恐怖分子,解救了11名被绑架的受害者。4月16日,尼日利亚军方宣布,在该国东北部博尔诺州击毙了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13名高级指挥官和几十名武装分子。
2021年6月,“伊斯兰国”(ISIS)分支“ISIS西非省”放出录音宣布,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头目阿布巴卡尔·谢考( Abubakar Shekau)在5月被ISIS追捕时自爆身亡。
2022年11月9日,尼日尔国防部发表声明说,“博科圣地”7日晚在尼东南部迪法省一座村庄劫持了8名人质,尼军方立即展开行动,于次日击毙至少5名武装分子,解救7名人质。尼日尔军方有3人受伤。
2023年3月,尼日利亚情报和安全部门消息人士说,盘踞在这个非洲国家东北部的两大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和“伊斯兰国西非省”发生激烈冲突,数以百计武装人员丧命。
2024年12月12日,尼日利亚国防参谋长克里斯托弗·穆萨宣布,在过去5个月内,已有将近13万名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成员投降。2025年4月8日,尼日利亚博尔诺州州长巴巴加纳·扎鲁姆(Babagana Zulum)在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与安全部队会面时证实,该国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正卷土重来,频繁在博尔诺州发动袭击和绑架。
2025年7月6日,尼日利亚博尔诺州当局证实,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在当地发动的袭击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
2025年9月5日晚,尼日利亚博尔诺州的巴马地方政府区达鲁尔贾马尔村遭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武装分子袭击。袭击已造成60多人死亡,袭击还造成10多所房屋被烧毁,100多人被迫逃离家园。
名称由来
“博科圣地” 组织的正式名称是“人民致力传播先知的教导及圣战(People Committed to the Prophet's Teachings for Propagation and Jihad)”,于2002年在位于尼日利亚东北部的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Maiduguri)成立。该组织主要活跃于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尼日利亚北部地区,以反对西方文化和教育为宗旨,宣扬西方教育是亵渎伊斯兰教的罪恶之物,并主张推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
“博科圣地”取自豪萨语Boko Haram的音译。Boko的意思是“万物有灵论者、西方的、或指其他一切非伊斯兰教的教育”,Haram取自阿拉伯语,其意是“禁止的、神圣的”,引申意则是“罪”。那么放在一起,“博科圣地”意思就是“西方教育是罪恶的”。
组织宗旨
“博科圣地” 组织以反对西方文化和教育为宗旨,宣扬西方教育是亵渎伊斯兰教的罪恶之物。该组织主张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州推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被称作“尼日利亚的阿富汗塔利班”。“博科圣地”反对西方文化、现代科学、西方教育制度、反对民主选举投票、反对穿衬衫、穿短裤。在该组织眼中尼日利亚是被非信徒所控制。
组织特点
首先,大选前后是包括“博科圣地”在内的伊斯兰教极端势力最为活跃的时段。2011年大选期间,“博科圣地”在卡杜纳、阿布贾及迈杜古里至少制造了5起爆炸袭击事件。5月29日乔纳森总统就职典礼日,“博科圣地”在首都阿布贾等地策划了一系列爆炸事件。2015年伊始,当乔纳森宣布谋求连任时,“博科圣地”又在北部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屠城”事件。其次,“博科圣地”选择传统宗教节日频繁制造恐袭。2011年11月穆斯林古尔邦节前夕,“博科圣地”在迈杜古里、约贝州首府达马图鲁和波蒂斯库鲁发动系列袭击,袭击目标包括教堂、清真寺、银行、警察局和兵营等,至少造成150人死亡。同年圣诞节,“博科圣地”又对多座教堂发动袭击。“博科圣地”选择重要时间节点发动恐怖袭击,往往事前精准策划和组织,以求实现恐怖效应的最大化。
“博科圣地”的袭击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目标”,如警察局、监狱、兵营等军事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较高的政府机构;另一类是“软目标”,包括教堂、清真寺、学校、汽车站、市场、平民、基督徒、外国人等。然而,“博科圣地”对袭击目标的选择往往不作严格区分,主要根据当时自身实力发动恐袭。2010年,“博科圣地”在包奇州策划了一起越狱事件,700多名囚犯得以逃脱。2011年8月26日,联合国驻尼日利亚机构大楼遭遇自杀性袭击事件,造成23人死亡、116人受伤。2012年1月,“博科圣地”在北方最大城市卡诺制造了数起炸弹袭击事件,以报复当地政府拒绝释放其一名成员,导致近19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警察和狱警。“博科圣地”经常针对女学生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等“软目标”发动袭击。2014年4月,“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劫持了博尔诺州奇布克镇一所中学的276名女学生,此后虽然其中的57人侥幸逃脱,但仍有219人下落不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指出,“博科圣地”还大量招募童子军,2016年约有2,000名儿童被“博科圣地”强征入伍。此外,汽车站、市场、宗教场所以及偏远的学校、村庄等“软目标”都是“博科圣地”的袭击对象。频繁发动针对“软目标”的袭击,也是恐怖组织实力下降的表现。
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相比,“博科圣地”在实施暴力行为时表现出的极端性和危害性同样严重。根据《2015年恐怖主义指数》,2014年“博科圣地”制造的恐袭共造成6,644人死亡,较2013年激增317%,高于同年“伊斯兰国”组织恐袭致死人数(6,073人),成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恐怖组织之一。“伊斯兰国”组织恐袭致死人员中44%是平民,这一比例在“博科圣地”袭击事件中高达77%。⑦2015年新年伊始,“博科圣地”在博尔诺州一周之内屠杀了2,000人,并在占领巴加市后进行了大规模屠城行动,3,000余座建筑被夷为平地。①“博科圣地”的罪行充分暴露了该组织反人类、反社会和反宗教的本质。第四,与境外恐怖组织沆瀣一气。“博科圣地”兴起初期曾效仿塔利班,被称为“尼日利亚塔利班”,后又与“基地”组织相互勾连。2015年3月,“博科圣地”头目阿布巴卡尔·谢考②宣布效忠“伊斯兰国”组织头目阿布·奥马尔·巴格达迪,将组织更名为“伊斯兰国西非省”。一方面,“博科圣地”的效忠有利于“伊斯兰国”组织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张至西非地区,同时也可借用“伊斯兰国”组织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极端分子加入“博科圣地”;另一方面,鉴于“伊斯兰国”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打击对象,谋求借助这一组织“出头”的“博科圣地”可能比先前更加受到国际力量的关注和军事打击。③从这个意义上讲,尼日利亚打击“博科圣地”更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尼日利亚应对策略
对尼日利亚而言,伊斯兰教极端势力虽不是新问题,但联邦政府特别是乔纳森政府的应对措施仍显得经验不足。除传统应对措施外,尼日利亚周边邻国和国际社会的态度是决定该国打击“博科圣地”成效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际社会转变了对尼政府反恐的态度,这为该国政府寻求国际反恐合作提供了可能。
乔纳森政府的应对
乔纳森是在尼日利亚前总统奥马鲁·亚拉杜瓦任内病故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的,并在2011年大选中获得连任。大选期间,尼日利亚国内民族宗教矛盾被人为放大,并被“博科圣地”加以利用,鼓吹穆斯林反对基督徒担任总统,该组织在大选期间频繁制造恐袭事件进行施压。身为基督徒的乔纳森面临的压力陡然上升,其连任后出台多项措施来打击国内极端势力。
第一,实行紧急状态
2011年圣诞节期间,“博科圣地”在北部数州制造了一系列爆炸袭击事件。几天后,乔纳森宣布受袭的4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关闭其边境。2013年4月,“博科圣地”宣布对博尔诺州的多起重大袭击事件负责,乔纳森随即宣布北部博尔诺州、约贝州和阿达马瓦州进入紧急状态,并要求军方增派兵力进驻当地维护社会秩序。后续事态发展表明,紧急状态的实施虽未能有效遏制“博科圣地”在当地的暴恐行动,但有效遏制了恐怖主义势力向北部其他州和南部扩散。
第二,开展军事清剿
2012年伊始,尼日利亚副总统桑博召集北部19个州州长举行会议,宣布对“博科圣地”进行军事打击,并重新任命国家警察总监,加强警察系统改革,增强防范恐怖袭击的能力。同年9月,联合特遣部队、国家安全局和警察在卡诺州、阿达马瓦州和约贝州共同实施了针对“博科圣地”的“恢复秩序行动”,对恐怖分子进行清剿,取得一定成效。此后,军方一直保持着对“博科圣地”的清剿行动。但是,2014年“博科圣地”劫持200多女学生后,军方虽大兵压境,却不敢草率行事。人质危机使得民众对军方的不满和失望与日俱增。客观地讲,尼日利亚军事实力在西非是最强的,其在非洲维和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国内反恐方面却表现平平。
第三,寻求欧美支持
人质危机使得尼日利亚政府不得不请求外部施援。由于历史原因,尼日利亚周边邻国均为法语国家。无奈之余,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只得请求法国出面召开安全峰会。出于保护在非利益并向外界展示在西非的传统影响力,法国欣然同意。2014年5月,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邀请尼日利亚及其邻国元首,以及英国、美国等国和联合国代表赴巴黎参加尼日利亚安全问题峰会。此次峰会的主要成果包括:提高情报共享、建立预警和边境控制、在危险地区建立安全一防卫机制、在乍得湖周边加强军事存在等。巴黎峰会开启了西非联合反恐的序幕。但奥朗德表示法国不会部署地面部队,表明法国只扮演协调者角色,解决“博科圣地”问题仍需要依靠尼日利亚及其邻国的共同努力。美、英也只派遣了军事专家和情报专家,美国还以尼军方存在违反人权的行为由拒绝向尼出售武器,甚至不允许盟国以色列向尼出口同款武器,导致美尼关系一度不睦。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只是有限参与尼日利亚政府的反恐行动。
布哈里政府的举措
布哈里就任总统后,尼日利亚国内外对其期望颇高,希望本届政府能尽早清除恐怖主义,推进反腐进程,为国家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和条件。在反恐方面,布哈里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和措施。
第一,强硬表态,鼓舞士气
布哈里出身行伍,20世纪80年代初曾担任过军政权首脑,素以严厉、铁腕、信念坚定著称。2003年、2007年和2011年,布哈里曾先后三次竞选总统,但均告失败。2015年,布哈里再次参选,提出“我们终将战胜‘博科圣地’”的竞选口号,布哈里及其领导的全体进步大会党在多个场合高调表示要根除“博科圣地”。在同年5月29日的就职演说中,布哈里宣布要在2015年年底击败“博科圣地”。在2016年新年致辞中,布哈里再次强调把恐怖分子彻底消灭的决心,旨在通过鼓舞士气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心。
第二,前移反恐中心,织密反恐大网
在布哈里之前,尼日利亚政府的反恐指挥中心设在首都阿布贾。在交通、通讯等后勤尚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尼日利亚,将反恐指挥中心设在离主战场较远的阿布贾显然存在缺陷。尼民众经常抱怨政府反应迟缓,出师不利的军人也指责长官躲在安全处,让他们去前线充当炮灰。布哈里戎马一生,深谙排兵布阵之道,因此他在就职演讲中指示军方将军事指挥和控制中心前移至“博科圣地”的起源地迈杜古里。这一策略调整对于鼓舞士气、提升战斗力和反应速度、安抚东北地区民众恐慌情绪十分必要。为进一步织密反恐大网,布哈里就职后首次出访即选择邻国尼日尔和乍得。在与两国元首的会晤中,布哈里重申尼日利亚政府彻底剿灭“博科圣地”的立场,并感谢两国收留尼难民。2015年6月初,尼日利亚与邻国国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齐聚阿布贾,共商打击“博科圣地”之策。6月11日,布哈里主持召开了乍得湖盆地委员会领导人会议,会议决定组建多国联合部队,由尼日利亚军官任总指挥,总部设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各国部队计划于7月底部署到位。会议还决定投入资金改善受“博科圣地”影响而不断恶化的地区环境,发展当地经济。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有效地端掉了“博科圣地”的老巢。即便“博科圣地”退至北部森林地带,联军的日常训练和行动仍能对它形成很强的威慑力。此次地区合作反恐受到尼日利亚国内、次区域和全球的普遍好评。
第三,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为修补与尼日利亚的关系,西方国家在布哈里获胜后转变了对尼的态度。布哈里就职前,七国集团就曾邀请布哈里参会,主动向尼示好。布哈里上台后,美国决定派工作组赴阿布贾帮助尼政府反恐。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也表示将加大对尼反恐的支持力度,并决定向尼日利亚出售战斗机等先进武器。总的说来,西方国家对尼反恐的支援仍停留在提供武器装备、资金支持和情报援助的层面,军事介入的可能性不大。
2015年6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25届非洲联盟首脑会议期间,布哈里应邀主持了“非盟和平与安全委员会会议”,并同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进行了双边会晤,进一步落实此前达成的反恐协议。布哈里重申“博科圣地”已成为地区性问题,对尼日利亚及其邻国的安全构成威胁,恐怖主义、局势动荡、贫穷、青年失业、欠发展等问题威胁着整个非洲大陆。他强调,打击“博科圣地”、索马里“青年党”和“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恐怖主义势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不仅需要当事国、地区组织开展合作,还需要非洲联盟等政府间组织的支持。
国际态度
2013年6月,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宣布“博科圣地”为恐怖组织。
2013年11月1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宣布将尼日利亚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列为外国恐怖组织(FTO),并对其实施禁止提供物资支持及与其进行交易、冻结在美资产、禁止进入美国等项制裁措施。声明称,此举是“重要”和“适当”的,是对尼民众正当关切的回应及打击两组织的支持。
2015年1月16日,乍得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同意政府派兵到喀麦隆和尼日利亚,抗击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
2014年5月,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媒体通报,宣布将与“基地组织”关系极为密切的尼日利亚恐怖团体“伊斯兰博科圣地”增列入“基地组织制裁名单”,并将依据安理会相关决议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金融制裁和武器禁运。
2015年2月2日,安理会发表媒体声明,以最强烈的言辞对恐怖组织“博科圣地”加强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和在乍得湖流域区域的袭击行动予以强烈谴责。
2015年2月13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极端组织“博科圣地”袭击乍得、喀麦隆和尼日尔,强调要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声明说,安理会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博科圣地”发动的袭击不断升级,包括袭击乍得恩古布阿的平民和数天前袭击喀麦隆、尼日尔。包括“博科圣地”行径在内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都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安理会重申将根据《联合国宪章》,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安理会强调必须将这一恐怖主义活动的实施者、组织者、资助者和支持者绳之以法,同时敦促所有国家按照国际法和安理会相关决议规定的义务,就此与有关各方积极合作。
相关事件
国际刑事法院展开全面调查
2020年12月12日,国际刑事法院表示,有足够证据显示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犯下战争罪与反人类罪,批准对此展开全面调查。国际刑事法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博科圣地”组织犯下了战争罪、谋杀,对女童妇女实施强奸、性奴役,包括强迫怀孕和强迫婚姻;还绑架、奴役平民,以性别和宗教为由进行迫害,对平民实施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暴行。该组织还参与征募童子军,利用15岁以下儿童实施武装暴力行动。报告还指控“博科圣地”对参与人道主义援助的人员、机构、设施、物资或车辆发动恐怖袭击,蓄意攻击教育、宗教礼拜场所和类似机构。
特朗普威胁对尼日利亚采取军事行动
2025年11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已下令战争部为在尼日利亚采取“可能的行动”做好准备,目标是消灭“恐怖分子”,他还指责尼日利亚政府“听任基督徒被屠杀”。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网站上写道:“如果尼日利亚政府继续放任基督徒被屠杀,美国将立即停止对尼日利亚的一切援助,并很可能动用武力干预这个如今已经声誉扫地的国家,以便彻底消灭正在犯下这些可怕暴行的伊斯兰教恐怖分子。”
特朗普还表示,他将下令战争部为“可能的行动”做好准备,并保证这种可能的军事干预将是“迅速的、无情的,并且干脆利落”,他还敦促尼日利亚政府“迅速采取行动”。
参考资料 >
这个组织比“伊斯兰国”杀人更多.新华网.2025-11-06
博科圣地涉战争罪与反人类罪被调查_新浪新闻.新浪新闻.2020-12-13
安理会正式将尼日利亚“博科圣地”恐怖组织列入制裁名单.联合国新闻.2025-11-06
بوكو حرام (جماعة أهل السنة للدعوة.thearabcenter..2025-11-06
JAMA'ATU AHLIS-SUNNA LIDDA'AWATI WAL-JIHAD (BOKO HARAM).联合国.2025-11-06
“博科圣地”肆虐乍得湖地区 联合国强调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重要性.联合国新闻.2025-11-06
“博科圣地”.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11-06
博科圣地为何如此疯狂.新华网.2025-11-06
2015 - 疯狂的“博科圣地”意欲何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25-11-06
“博科圣地”的前世今生.今日头条.2025-11-06
尼日利亚一村庄遭武装分子袭击,超60人死亡,百余人被迫逃离家园.光明网.2025-11-06
特别代表强烈谴责尼日利亚“博科圣地”极端武装组织新暴行.联合国新闻.2025-11-06
尼日利亚:近5个月已有约13万名“博科圣地”成员投降.腾讯网.2025-11-06
尼日利亚军队和多国部队打死7名“博科圣地”头目.新华网.2025-11-06
尼日利亚地方政府车队遇袭11人死亡.新华网.2025-11-06
“博科圣地”袭击尼日利亚东北部致9死4伤.光明网.2025-11-06
国际刑事法院:批准对“博科圣地”涉战争罪与反人类罪调查.澎湃新闻.2025-11-06
尼日利亚恐怖组织博科圣地频繁发动袭击 美国悬赏700万美元捉拿头目.观察者.2025-11-06
乍得决定派兵跨国抗击博科圣地.新浪网.2019-07-29
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制造多起袭击事件 已造成至少150人死亡.中国日报网.2025-11-06
圣诞节尼日利亚多家教堂遭袭.凤凰网.2025-11-06
尼日利亚宣布摧毁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组织首领仍下落不明.澎湃网.2019-07-29
安理会谴责“博科圣地”袭击乍得等国.新华网.2019-07-29
尼日利亚极端组织袭击大学致29名学生身亡.新浪.2019-07-29
尼日利亚一寄宿学校遭恐怖袭击 已致59人死亡.环球网.2025-11-06
“博科圣地”为何如此猖狂?.新华网.2025-11-06
一中国企业在喀麦隆遭武装分子袭击 10人失联.海外网.2019-07-29
视频: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宣布建国.新浪.2019-07-29
博科圣地与尼日利亚军方激战 21名平民丧生.多彩贵州网.2025-11-06
“博科圣地”偏远山村强抓四十壮丁 年龄最小10岁.中国网-财经中心.2025-11-06
尼日利亚等多国发生恐怖袭击 极端恐怖势力在非洲大陆急速蔓延.央广网新闻.2025-11-06
卫星图显示“博科圣地”屠城惨状 3000余建筑被毁.国际在线新闻.2025-11-06
人权高专办对“博科圣地”大规模屠杀平民严重愤慨.新浪网.2025-11-06
非洲五国宣布组建多国部队打击“博科圣地”.环球国际.2025-11-06
安理会强烈谴责“博科圣地”袭击乍得等国.环球国际.2025-11-06
尼日利亚女“人弹”致死十人 或与“博科圣地”有关.新华网.2025-11-06
喀麦隆击毙百名“博科圣地”武装人员.凤凰网.2025-11-06
“博科圣地”宣布效忠IS:不论荣辱听从指挥.环球国际.2025-11-06
尼日利亚军方成功控制“博科圣地”重要据点.环球国际.2025-11-06
尼日利亚军方从极端组织手中解救800多名人质.网易新闻.2025-11-06
尼日利亚军方打死10名“博科圣地”武装分子.环球国际.2025-11-06
喀麦隆尼日利亚联合打击“博科圣地”.新华网 .2025-11-06
“博科圣地”袭击乍得边境致23名士兵死亡.新华网.2025-11-06
尼日利亚官员称一村镇遭袭击 至少30人死亡.国际在线新闻.2025-11-06
“博科圣地”袭击尼日尔军营致8人死亡.新华网.2025-11-06
尼日利亚军方称消灭48名“博科圣地”恐怖分子.今日头条.2021-03-29
尼日利亚军方宣布击毙13名“博科圣地”高级指挥官及数十名武装分子.今日头条.2021-04-18
ISIS最高头目下令清除博科圣地头目,尼日利亚ISIS分支再壮大.界面新闻.2025-11-06
(国际)尼日尔军方击毙至少5名“博科圣地”武装分子.今日头条-新华社.2022-11-10
尼日利亚两大极端组织火并不断,“博科圣地”与“ISIS西非省”恐有数百人丧命.腾讯网.2025-11-06
“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卷土重来 安全形势严峻.中国新闻网.2025-11-06
“博科圣地”的演变与尼日利亚反恐政策评析.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2025-11-06
美国将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和“安萨鲁”列为恐怖组织.手机环球网.2025-11-06
“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和针对乍得军队的袭击 安理会发表声明予以强烈谴责.联合国新闻.2025-11-06
特朗普威胁对尼日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今日头条.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