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0号线
来源:互联网

上海地铁10号线(英文:Shanghai Metro Line 10)是中国上海市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上海市建成并运营的第11条地铁线路,也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划中的一条重要骨干线路。它西起上海虹桥站/航中路站,东至基隆路站,全长46千米,共设37座车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32座,主线列车行走虹桥火车站—基隆路站,支线列车行走航中路站—新江湾城站。

上海地铁10号线连接了城市东北地区、中心城核心区、城市中国西南地区,途经闵行区长宁区徐汇区卢湾区黄浦江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8个行政区,沿线经过豫园老城厢、上海文庙中共一大纪念馆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图书馆、重庆宋庆龄旧居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城市文化及商业中心、著名史迹和景点,被市民称为“黄金线路”。2003年12月,该线路开始规划建设。2005年12月30日,一期工程正式动工。2010年4月10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投入试运营,区段为新江湾城站航中路站。11月30日,开通主线剩余段上海虹桥站龙溪路站。2020年12月26日,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新江湾城—基隆路开通运营。至此,上海地铁10号线全线开通。在建设过程中,上海地铁10号线采用了诸多新技术,如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隔振效果较好的浮置板道床、三开道岔技术、防水管片涂层等技术;建设人文地铁,车站装修凸现“都会旋律”主题,5个标志站、7个重点站配以艺术品或特殊装饰。

2015年,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15年度“FIDIC(菲迪克)优秀工程奖”,该奖项也被称为世界工程界的“诺贝尔奖”。

历史沿革

2003年12月,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开始规划选线并着手线路建设筹备工作。

2005年7月26日,《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上海地铁10号线等的报审和办证工作也克服重重困难全面展开,上海的发改委、规划、房地、环保、绿化、交通、市政等政府管理部门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辟前期工作的“绿色通道”,跨前一步,主动协调,交叉递进,确保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按节点目标如期实现。同年12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9年9月13日上午,系着淡紫色标识腰带的轨道交通10号线首列列车运抵上海市,开始调试。这标志着上海地铁10号线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截至2009年9月13日,10号线全线结构主体已全部封顶,车站内部已开始装修。

2010年4月10日,历时4年时间建设的上海地铁10号线投入试运营,运营区段为新江湾城站航中路站上海动物园站上海虹桥站暂不开通)。同年11月30日,开通主线剩余段虹桥火车站—龙溪路站

2020年12月26日,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新江湾城—基隆路开通运营。至此,上海地铁10号线全线开通。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线路走向

上海地铁10号线,西起虹桥火车站/航中路站,东至基隆路站,全长46km(包含高架段6.5km),共设37座车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32座,主线列车行走虹桥火车站—基隆路站,支线列车行走航中路站—新江湾城站。其中10号线二期以隧道形式自西向东穿过黄浦江后即转为高架敷设,沿途双江路-基隆路5座车站均采用了高架设计,为上海地铁近年来少见的高架地铁线。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由南京浦镇—阿尔斯通联合体设计生产,采用6节编组的A型车制式,每辆核定载客人数为2500人,最高运营时速可达80公里。10号线列车大量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设备,国产化率高于70%。列车车厢内乘客信息系统(PIS)中,整合了视频监控,采用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可将车辆运营状态信息及车厢内视频图像信息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便于调度人员在故障及突发紧急情况下,获取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车内加装有烟感及温感报警装置,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列车还采用了网络控制、新型空调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针对车厢早晚温差适当调整车厢内温度,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运行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ISCS)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地理位置分散、数据相对集中、数据种类繁多等特点而专门开发的自动化实时监控系统。基于全自动无人驾驶的需要,上海地铁10号线采用综合监控系统:1)采用统一的软、硬件平台,实现能支撑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营要求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并面向所有机电系统;2)采用全集成、部分集成和互联等手段实现各相关系统的整合。

车辆参数

线路运营

运营时刻

首末班车时刻表

以上信息的参考资料源于,截至2025年9月12日

列车运行间隔

以上信息的参考资料源于,截至2025年9月12日

定点加班车时刻表

以上信息的参考资料源于,截至2025年9月12日

注意:

1.10号线上海虹桥站至新江湾城站区段每周五、周六延长运营时间。

换乘车站时刻表

自2023年4月28日起,上海地铁10号线等6条线路,逢周末(周五、周六)实施延时运营。

运营情况

从2014年至2020年,上海10号线的运营情况:5分钟及以上晚点事件为零,平均准点率和兑现率均达到了99.9%,平均旅行速度提升8.8%,平均出入库时间减少50%,同等服务水平下配车减少3列,每公里配员减少13人,不仅运维成本大幅降低,运营安全和可靠性亦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该线路最高日客流量达到106万人次,客流强度一直居于中国前列。

运营调整

2021年12月22日,为进一步缓解高峰大客流,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上海地铁对10号线实施工作日早晚高峰增能,共计增投22列车。其中,10号线最短行车间隔将缩至2分30秒,运能提升20%。

具体操作如下:

1)10号线早高峰增投12列车,共线段江湾体育场站龙溪路站方向运营间隔由平均3分钟缩短为2分30秒,运能提升20%。龙溪路站至江湾体育场站方向运营间隔由平均4分钟缩短为平均3分钟,运能提升33%。同时基隆路站至江湾体育场站双向运营间隔由5~10分钟缩短为平均4分30秒。

2)10号线工作日晚高峰时段也将增投12列车,共线区段龙溪路站至江湾体育场站双向运营间隔由3分45秒缩短至3分钟,运能提升25%。除上述区段外,其余区段运营间隔也均有不同程度缩短。

2025年7月19日运营开始起,上海地铁在现有32座车站试点的基础上,新增91座车站试点“闸机常开门”模式。10号线已有高桥站参加试点,这次新增国帆路、双江路、高桥西、基隆路。

工程建设

建设难点

施工难度大,风险点多

上海地铁10号线全线为地下车站,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车站和区段位于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图书馆、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城等市区文化、商业中心及交通要道,沿途十几次穿越外环线上海中环线、内环线、延安路高架、上海南北高架路、1、2、7号线隧道及复兴路、四平路下立交等10条道路、高架和隧道,地下环境复杂,建设场地狭小,施工难度大,风险点多。

艰难穿越四平路沙泾港桥

海伦路站~邮电新村站区间隧道需穿越城市交通主干道四平路上的沙泾港桥桩基,桥梁两侧建筑林立、管线众多,无法按常规施工法拆除老桥拔除桩基,另建新桥确保四平路畅通和盾构穿越,且四平路作为主干道路无法封闭施工。建设者组织科技攻关,采用了桥梁桩基托换、区间盾构直接切削桥桩的施工工艺,多次攻克风险点,历时一年时间艰难施工,盾构成功穿越桥梁桩基。经检测,桥梁及盾构均符合规范及使用要求。

技术突破

上海地铁10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诸多工程技术的突破。

全自动驾驶

该线路在中国国内轨道交通领域首次采用了全自动驾驶系统,实现列车自动出入、行驶、开关门、故障自动恢复等功能。2014年该线路运营正点率99.97%,在上海地铁全网络中故障延误率最低。

停车场上盖开发物业

该线路在吴中路停车场尝试上盖物业开发项目,占地面积23.34公顷,开发总面积约为51.6万平方米(不含停车场建筑),融入商业、市政、公益等元素,打造了一个综合性的新概念城市空间。这种节约土地、尊重环境的模式在上海逐步推广,包括10号线(二期)港城路停车场、17号线徐泾停车场等都借鉴了此模式。

盾构区间穿越运行中的机场跑道

该线路的2个轨交区间穿越了机场跑道,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跑道下建成地铁隧道区间,对国内地铁建设已经具有重大示范意义,节省工程投资3亿元。

浮置板道床减震降噪,优化方案缩短整体建设工期3~4个月

10号线横穿城市腹地及繁华地段,在部分路段采用了隔振效果较好的浮置板道床,有效控制振动噪声。但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工序,传统散铺法浮置板施工进度约为6~10米/天,无法满足进度要求。建设者设法研究工艺改进,将施工进度提高到平均50米/天,突破了浮置板轨道应用及施工领域的瓶颈,达到目前国内外浮置板施工的先进水平,缩短工期3~4个月,确保了整体项目的建设工期。

首次应用三开道岔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影响

首次在上海轨道领域使用对称三开道岔技术,铺设于宋园路站新天地站四川北路站存车线,可有效减少地下车站土建规模,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下空间充分利用 车站与周边地块同步相结合

车站与周边地块地下空间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达到空间利用的双赢效果。江湾体育场站通过构建地下步行系统,改善地面人行交通环境,使城市空间功能复合化、多样化,促进了五角场地区的经济发展;豫园站南端设地下大通道,连通了周边主要的商业设施,成为豫园地区城市地下空间的核心;上海图书馆站利用车站建设将与上海图书馆之间的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完善上海图书馆功能设施,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社会效益明显。

防水管片涂层

防水管片涂层在上海地铁建设中被应用在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过江隧道。

建设人文地铁

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全线分为标志站、重点站、标准站三个等级。其中,标准站反映上海城市生活的精致性;重点站反映上海城市生活原创性;标志站反映上海城市生活场景和开放性。

空间舒适,环境和谐: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更多空间,使地下空间简洁舒适;材料选用注重环保和功能,以体现和谐环境、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

色彩识别,艺术统一:强调色彩、艺术处理在车站空间的运用,既注重统一性,又通过天花凹槽、灯具、柱面、墙面的色彩运用,达到整体色彩的识别性。

装修设计,细节体现:商业、艺术等设施在装修设计细节中体现人性化;按人流走向,合理布置楼梯、扶梯、闸机等的位置,方便使用。

特色地铁站

上海地铁10号线的车站装修凸现“都会旋律”主题,5个标志站、7个重点站配以艺术品或特殊装饰。以下是部分站点介绍:

交通大学站(重点站)

通过立体浮雕壁画,反映出交大百年的历史进程。

海伦路站

通过浮雕壁画,展现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让车站成为城市文化的聚集地。

上海图书馆站

立体造型艺术墙通过从古到今中国汉字的演化及上海图书馆馆藏经典图书等影本资料表达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和谐文化。

同济大学站

同济大学历代传承的“同舟共济”精神与文化,艺术形式以“色彩”为元素,具有的韵律美组合成建筑形态,喻义着共进。

江湾体育场站

首次在地铁车站采用一组LED屏作为艺术表现媒介,通过多种变化,呈现出动感、变化与活力。

南京东路站

通过主题艺术墙营造出南京路步行街商圈的原创性环境特色。画幅采用印象画派风格,用蒙太奇手法展示出繁华缤纷的“中华第一街”。

豫园站

将老上海人的工作、生活场景与现代休闲和谐生活场景罗列展示。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角度,展现本土文化在生活中的投影。

奖项荣誉

社会评价

上海地铁10号线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划中的一条重要骨干线路,线路连接了城市东北地区、中心城核心区、城市西南地区,(一期)全长约36公里,途经闵行区长宁区徐汇区卢湾区黄浦江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8个行政区,沿线经过豫园老城厢、文庙、中共一大纪念馆、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图书馆、宋庆龄故居、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城市文化及商业中心、著名史迹和景点,被市民称为“黄金线路”。——上海地铁

上海地铁10号线是全球首条客流超百万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上海制造新气象新作为》编者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地铁10号线作为上海城区轨道交通“四纵三横一环多射线”运营网络规划中的“一横”,横穿上海市中心城区,是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一条黄金线路。——时任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沪生评

上海地铁10号线由于沿途经过新天地、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等上海中心区域,因此被称为“白金线路”。——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社会事件

2012年9月27日14时37分,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车在豫园站老西门站下行区间百米标176处发生追尾事故,事故造成295人到医院就诊检查,40多人轻伤,无重伤,无死亡。同年10月6日,上海地铁“9·27”事故调查组公布事故调查结果,认定“9·27”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事故,12名事故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参考资料 >

10号线首列列车抵沪.上海地铁.2025-09-12

轨道交通10号线4月10日提前开通试运营.上海地铁.2024-03-12

企业概况.上海地铁.2025-09-12

上海这条地铁线路已经15岁啦!它就是…….澎湃新闻.2025-09-12

车站信息.上海地铁.2025-09-12

时刻表查询.shmetro.2025-09-11

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 或影响多家上市公司.经济参考.2025-09-12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企业概况.上海地铁.2025-09-12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5-09-12

12月26日起,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南段开通试运营.新民网.2025-09-12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斩获世界工程顶级大奖.上海地铁.2025-09-11

系列微纪录片《志在上海》 | 上海地铁,从零的突破到世界前列.人民网.2025-09-11

航中路.上海地铁官网.2025-09-15

龙溪路站.上海地铁.2025-09-15

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南段12月26日起开通试运营.上海地铁官网.2025-09-15

按线路查找.上海地铁.2025-09-11

小10新车上线满月啦!.上海地铁.2025-09-12

PM164(10A01).china-emu.2025-09-12

PM108(10A02).china-emu.2025-09-12

换乘车站时刻表.上海地铁.2025-09-11

【市民云资讯】注意!上海轨交6号线、10号线将调整.澎湃新闻.2025-09-12

明起试点!上海地铁新增91座车站“闸机常开门”,11号线再增一站.上观新闻.2025-09-12

抚东信息技术网